首页 > 科技要闻 > 正文

法学院师生参加“一带一路”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与文化多样性法律问题国际研讨会

作者:时间:2018-10-17点击数:

作者:  来源:法学院 浏览次数:230 发布时间:2018-10-30

 

    

 

1027日,由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和陕西省法学会主办的2018知识产权·丝路论坛“一带一路”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与文化多样性法律问题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第二届“创新与论坛”论坛在西安举行。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副院长刘曙光,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局长巨拴科,加拿大兰利市议员、西三一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院长Blair Whitmarsh教授等相关机构来宾出席开幕式。

会上,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马治国教授宣读了《“一带一路”知识产权联盟成立宣言》,“‘一带一路’知识产权联盟”正式宣告成立。在主题报告环节,刘曙光围绕“新时期中国的世界遗产战略问题”作了精彩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李顺德就“世界遗产、传统知识与知识产权保护”进行了深入解读。Blair Whitmarsh教授就“中医在加拿大的发展”作了阐述,加拿大西三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陈泉州以“利用现代人的智慧超越中医药发展的局限”为题向大会作了报告。

在分组讨论环节,论坛设置了“中医药传统知识法律保护”、“创新与法治”、“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与文化多样性”三个分论坛。来自国际山地组织、世界中医药联会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专业委员会、巴基斯坦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白沙瓦大学、清华大学(新竹)、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兰州理工大学等理论界和司法实务届的专家学者纷纷作了主题发言。

兰州理工大学法学院穆永强老师及三位研究生受邀参会。穆永强老师在“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与文化多样性分论坛,围绕“博物馆文创衍生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发言,并与与会专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通过对博物馆文创衍生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的分析,探讨了我国博物馆在文化衍生品的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遇到的法律困境及其解决对策。法学院2018级法律硕士研究生米瑞提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标专用权与同业竞争者利益的冲突与协调”的学术论文。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参会论文90余篇,其中不乏论点新颖、论证严密、富有创新性和实务意义的优秀文章。穆永强老师提交的论文“博物馆文创衍生品的知识产权保护”、袁峥嵘老师提交的论文“专利制度保护传统医药知识的路径研究”荣获此次国际研讨会论文三等奖。此次参会对法学院加强知识产权专业建设及围绕国家战略开展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地址: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路287号兰州理工大学逸夫科技馆

Copyright©2016   版权所有  甘公网安备  62010302000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