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要闻 > 正文

我校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机械工程学科2015年基金项目研讨会

作者:时间:2015-11-03点击数:

我校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机械工程学科2015年基金项目研讨会
添加时间:2015-11-3 阅读次数:632

中科院院士温诗铸作报告

中科院院士刘维民作报告

国家自然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副主任王国彪讲话

夏天东校长致欢迎词

副书记、副校长芮执元主持大会报告

交流研讨会现场


分会场


参观重点实验室

参观能动学院实验室

参观机电学院实验室


1030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主办,兰州理工大学承办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机械工程学科2015年度青年/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交流研讨会”在宁卧庄宾馆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近600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旨在鼓励和促进青年/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与潜心探索,扶持青年人才独立开展科研工作,高质量完成科学基金项目,为青年/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承担者提供一个合作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机械与制造科学处主任赖一楠主持。我校夏天东校长、芮执元和俞树荣副校长参加会议。

在当天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兰州理工大学校长夏天东教授致欢迎词。他说,在全国上下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中国机械工程学科的精英相聚兰州,共谋发展,让青年基金为科技工作者插上了自由探索翅膀。夏校长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和自然科学基金发展情况。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通过此次会议深入了解和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前沿和技术动态,充分发挥青年/地区科学基金的资助效果,进一步完善青年/地区科学基金的资助政策和评价体系,促进机械工程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夏校长表示,兰州理工大学将以最宽广的胸怀欢迎追逐梦想的青年才俊来施展才华、圆梦西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副主任王国彪感谢兰州理工大学为本次会议成功召开做出精心筹备和组织工作,肯定了我校在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他指出,一定程度上青年基金是国家助推青年科技工作者科创起飞的“第一桶金”,但如何在大众创新的形势下快速提升科研水平和创新成果青年科技工作者仍需科学大家的传道,严谨师者的解惑同行思想的碰撞本次会议就是为500位青年基金的承担者提供一个合作、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会议邀请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温诗铸院士做了“开拓进取,求是创新——摩擦学学术报告”;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维民院士做了“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之体会”的报告;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陈云飞教授做了“科研道路上的梦想和现实”的报告;王国彪副主任做了“基础研究与创新思考”的报告;赖一楠教授介绍了机械工程学科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相关政策。

当天下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等分为五个分会场,围绕科学基金相关主题开展专题讲座并答疑解惑。

1031日上午,与会代表来到兰州理工大学重点实验室、机电学院实验室和能动学院实验室参观考察。

“十二五”以来,兰州理工大学不断调整和完善学科政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5年来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257项,累计获资助经费1076.10万元,分别是十一五期间的3.02倍和5.07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20项,累计获资助经费300万元,分别是十一五期间的2.9倍和5.4倍。通过科学基金项目的历练和沉淀,学校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 2个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学校 SCI论文总被引次数接近2200次,代表全球各研究领域热点和前沿的ESI高被引论文入选5篇,代表国家基础研究最高水平的“973”项目实现突破。“十二五”期间,以基金项目为依托,学校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胡文瑞院士、浙江大学谭建荣院士、清华大学曾攀教授(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金属所马秀良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通过基金项目的锤炼,学校新增“飞天学者”特聘教授5人,甘肃省杰出青年7人,学校红柳杰出人才15人。“十二五”期间, 承担基金项目的35岁以下青年教师发表SCI收录论文116篇,EI收录论文99篇,有48人由讲师晋升为副教授,有12人有副教授晋升为教授。(宣传部 李建东、刘文博供稿)

地址: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路287号兰州理工大学逸夫科技馆

Copyright©2016   版权所有  甘公网安备  62010302000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