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要闻 > 正文

杜占元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时间:2011-06-03点击数:

杜占元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添加时间:2011-6-3 阅读次数:835
根据2011年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2011年高校科技、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总的工作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为核心,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主线,以创新高校科技工作管理机制,推进学位管理和研究生培养工作改革,统筹教育信息化资源为重点,深入推进教育与科技紧密结合,大力提高我国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力争高校科技工作有新的重大进展,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有新的有力举措,教育信息化工作要有新的实质突破。2011年,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推动高校科技工作快速发展
  2011年高校科技工作的安排重点考虑三个问题:一是如何建设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基地,二是如何有效推动高校科研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三是如何有效组织高校科技资源为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服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服务。
  1.积极推进改革试点,探索高校科研管理新模式。一是形成和完善教育部、科技部之间的工作会商机制,联合支持高校提升创新能力并组织实施有关行动计划。二是积极推进高校基础研究改革试点,探索和总结高校基础研究管理体制、科学研究与培养人才互动结合、评价机制和激励方法、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的经验。三是联合财政部继续组织“跃升计划”试点,推动高校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在若干领域里形成原创性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四是围绕国家国防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继续加大联合研究中心的建设力度,争取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上作出较大的贡献。五是加强高校科研管理,研究制定涉外科研合作管理办法,推动高校科研间接成本补偿制度的建立,研究探索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的办法。六是督促检查《高等学校科研助理管理办法(试行)》的贯彻落实,继续推进科研助理制度,引导高校努力不断扩大通过科研项目吸纳毕业生就业。
  2.推进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是继续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各类创新平台的建设力度。二是完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地域与领域布局,做好教育部B类实验室建设工作,争取落实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稳定支持经费。三是启动建设高校产学研基地。四是启动建设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进一步提高高校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水平。
  3.组织指导高校承担国家重点科研任务。一是围绕国家“十二五”科技目标,加强培育,大力组织协调高校争取国家重大专项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组织实施“十二五”装备预研教育部支撑计划项目。二是结合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实施,加强高校科研同区域经济发展的结合,完善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区域布局和发展。三是积极参与实施各类国防科研计划,拓宽高校国防科研成果转化的途径。
  4.加快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一是抓好教育部人才项目的实施工作。继续实施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遴选资助80个优秀创新团队。继续实施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遴选资助1000名左右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组织实施引智基地建设的“十二五”规划,开展新一期引智基地的建设,扩大地方高校“111基地”的试点规模。做好“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的实施工作。二是积极参与其他部门人才计划项目的实施工作。继续组织推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拓宽直属高校申报渠道。配合科技部积极组织实施创新人才2020推进计划,抓好科学家工作室等项目。
  5.做好高校科技奖励和成果管理工作。一是扩大和提高“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影响力,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审机制。二是继续做好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推荐和组织工作,在稳定高校整体获奖比例的同时,争取更多的项目获得高等级国家科技奖励。三是做好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6.积极推动高校科技产业化。一是组织实施“蓝火计划”。二是抓好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转移中心地方中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是加强制度建设,研究制定关于规范直属高校校办产业发展的制度文件。四是推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培植一批优秀高校科技企业通过上市加快发展。
  7.加强高校科技战略研究和服务工作。根据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重大战略课题研究。加强战略研究基地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教育部科技委的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提交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和《专家建议》。重点支持一批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加强科技论文与学术会议在线网络平台的建设。
  二、以转变工作重心为抓手,不断提高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2011年,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按照“完善制度、调整结构、改革模式、优化环境、重点投入”的工作主线,积极推进实施两个转变,即学科、学位点审批为主向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主的工作重心转变,和由纯学术学位为主向纯学术学位和专业(职业)学位并重的建设方向转变。重点做好四项工作:
  1.做好985、211、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一是全面实施“985工程”,加强对实施方案的监督和指导学校按计划实施。二是抓紧完成“211工程”三期建设任务,准备三期验收,研究制订今后建设方案。三是继续实施“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及“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四是改革重点投入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包括进一步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作用、滚动投入、建立以写实和公开为主的信息公开平台等。
  2.推进学位制度和结构调整以及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一是开展工程博士试点,启动专业博士学位建设工作。二是开展国家重大项目需要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项目制试点。三是对各省正在建设的新增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进行中期检查。四是进一步促进以教授为中心的高校二级学科自主设置以及资源配置。五是进一步推进纯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重点是:强化导师的育人作用,改变用人不育人现象;鼓励学生激发科学兴趣、带着问题研究和学习,改变要学位不要学习现象;改革培养方法,强化英语写作和动手能力,改变有书本知识没有动手能力现象。六是进一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重点是:促进学校、导师和学生与企业、行业的融合,以企业和行业对精英人才的需要为目标,改革招生方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包括:系统改革和设置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系统设置实践训练课,企业和行业骨干以及教授共同组成双导师,不再要求学术论文和改革答辩方式等。将进一步推动64所学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试点工作。
  3.推进和实施研究生创新计划,加强学术环境和生活环境建设。进一步实施博士生学术新人奖,鼓励投身研究的积极性;进一步实施博士生学术论坛和青年导师培训计划,加强博士生之间和青年导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加强研究生学会、学科评议组、教指委等的作用,加强团委和学生组织的作用,开展学术竞赛等活动;强化管理部门为学生的服务意识,使博硕士生能全身心投入科研和学习。加强宣传,营造培养拔尖创新性人才的良好社会环境。
  4.加强学位和研究生工作服务体系建设。平稳推进面向全国的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工作。加强考务工作管理,重点推动非全日制申请学位考试全国管理体系建设和全国统一网上报名工作的实施。

  扩大国际交流,提升合作水平。做好教育文凭认证工作,加强国内学位认证工作体系建设,推进“对外中国教育文凭认证工作体系”建设,增强认证工作的社会服务功能。
  三、加强统筹,优化配置,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2011年,教育信息化工作基本工作思路是:加快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明确总体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分步启动实施。
  1.统筹资源,做好教育信息化体系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体制、管理体制、组织体系及建设运行机制。推动落实教育信息化建设运行法律法规、人员、经费等保障条件。做好教育信息化整体规划,全面启动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顶层设计,落实任务分工。推动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整体发展部署。
  2.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做好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的升级换代规划。以教育信息化实际需求为牵引,积极组织教育信息化领域相关技术、设备研发项目,布局相关研究基地。
  3.加快推进“教育服务与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启动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理顺项目实施工作体制机制。实施“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及教育管理全局性基础编码规范,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继续推进教育数据中心建设;统筹建设教育部网络信息门户,建设统一的教育服务网络平台;加大推进力度,完成学生资助业务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等业务信息系统建设。
  4.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组织启动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方案设计,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的模式和机制。加强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资源库建设。积极推进“班班通”的应用,引导农村中小学多媒体教学。推动高等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工作。整合优质课程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形成优质网络教育学习资源共享机制。开发“学分银行”软件支撑和服务系统。
  5.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大力推进以国家免费提供的资源为基础的共建共享机制建设。完成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功能扩展和升级。做好“国培计划”和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实施工作。加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和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工作。
  6.积极推进继续教育信息化发展。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探索推进开放大学建设。二是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信息化,积极推进干部在线学习资源的整合共享。三是稳步推进学历继续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增强专业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

地址: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路287号兰州理工大学逸夫科技馆

Copyright©2016   版权所有  甘公网安备  62010302000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