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南京理工大学王连军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王辅臣教授来校做学术交流

作者:时间:2018-09-11点击数:

作者:通讯员 冯玉玺  来源:石化学院 浏览次数:433 发布时间:2018-09-11

报告会现场


王连军教授做报告


王辅臣教授做报告


98日下午,应石油化工学院邀请,南京理工大学王连军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王辅臣教授,在兰州理工大学石化大楼报告厅分别作了两场高水平学术报告。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参加报告会。

王连军教授做了题为《特种化工废水内电解-高效芬顿-生物强化”——低成本处理技术与工艺》的报告。报告结合十九大提出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向师生们介绍了化学工业污染物通常呈现高毒性、难降解、化工行业有毒污染物会对人体健康与生态安全威胁严重等突出特点。同时分别从火炸药废水处理难点、火炸药废水处理技术开发、火炸药废水处理技术应用等方面,详细讲述了其科研团队在化工废水强化预处理理论与技术、化工废水生物强化处理理论与技术、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和环境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及产业化案例。

王辅臣教授做了题为《大型煤气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思考与启示》的报告。报告通过五个部分进行了阐述:一是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性,提出了节能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国家能源战略;二是煤气化技术的地位及目前的问题;三是大型水煤浆气化技术开发的启示;四是大型煤气化技术的应用与拓展;五是展望了煤气化技术发展方向。

本次学术报告拓展了学院师生的学术视野,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提高研究生学术素养。

 

王连军,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膜分离理论与技术、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的教学与科学研究,2010年起担任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水专项、科技支撑项目、国防项目等科研项目30余项;完成40多项化工水污染处理工程项目的设计、安装与调试。发表论文200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件。

王辅臣,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能源局煤炭清洁利用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计划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合作发表论文200余篇,授权专利70余项。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地址: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路287号兰州理工大学逸夫科技馆

Copyright©2016   版权所有  甘公网安备  62010302000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