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心基本情况
“镍钴金属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兰州理工大学-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经甘肃省教育厅批准的协同创新中心。中心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围绕镍钴金属新材料行业发展的技术创新需求,以市场需求和产品开发为导向,汇聚本行业龙头企业、著名大学和国际知名科研机构的学科、人才、装备、信息等资源,开展行业共性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研究,提升镍钴金属新材料产业核心竞争力,建成国际知名、国家重点的镍钴金属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协同创新中心确定的重点研究方向包括:镍基合金塑性加工生产关键技术、镍基合金大型铸锻件加工技术、钴基合金及其产业化关键技术、镍钴电池材料、镍钴及其合金粉体材料及其应用和新型镍钴基合金设计开发6个研究方向。
图1 协同中心和研究院标牌
二、制度建设
为保证协同创新中心的健康、积极发展,经兰州理工大学和金川公司多次交流沟通,已成立镍钴金属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制定了《镍钴金属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章程》。依据章程,双方在金昌市金川公司设立了中心常设机构―兰州理工大学金川研究院。依照理事会章程,先后制定了《兰州理工大学金川研究院章程》、《兰州理工大学金川研究院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和《兰州理工大学金川研究院固定人员待遇及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
图2 协同中心和研究院相关管理办法
(1)初步构建了校内协同创新体系。兰州理工大学打破学院、学科壁垒,以行业产业、区域经济发展为出发点,积极整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等学科和师资力量,目前已派遣在金川公司固定人员(从事与研究方向相关的教师)10名。建立有色金属新材料、有色冶金新装备等科研团队,协同进行科技创新。
(2)联合探索人才培养方式。与金川公司积极接洽,目前已有7名研究生与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科研人员深入科研第一线。同时,正在接洽聘请企业一流科技人员担任学校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联合培养学生,既满足了企业的发展需要,又提升了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促进了学校的人才培养。
(3)积极推动资源共享。与金川公司探索科研设备、科技情报共享,实验室、实践基地、中试平台共用,科研人员双聘等各种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大型科学仪器等科学资源的使用效率。目前,正在进行金川公司三厂区检测站实验人员的培训工作。
三、队伍建设
(一)科学建立人才队伍
重点面向镍钴金属新材料行业共性基础技术需求和金川公司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广泛集聚一批材料成型与控制学科的人才队伍,加强人才、团队、项目、平台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机制,以重大创新项目,吸引和凝聚更多各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注重对镍及镍基合金等领域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的遴选认定,坚持在重大创新实践中加强新材料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
逐步建立完善高端及紧缺人才引进的激励政策
① 进入中心的专兼职科研人员,享受国家和地方有关引进人才的激励政策,中心负责协调落实。
② 进入中心的专兼职科研人员,享受兰州理工大学“柔性人才引进计划基金”和“红柳人才计划”政策。
③ 带项目进入中心的团队或带头人,中心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建设必要的科研及成果转化的硬件条件,提供必要的科研和成果转化经费,配备相应的科研人员。
协同创新体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科研启动经费,重点进行科研条件改善,项目预研等方面,引进人才的科研启动经费按学校有关经费管理规定执行。
(二)人员聘任管理
1)中心工作人员分为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两类。固定人员已有13人,其中专职管理人员4名,其余为专职科研人员。流动人员根据项目的运行需要进行聘请,正在接洽一个研究团队约5人。
2)协同创新中心的流动人员聘任,遵循“公开招聘、能进能出、以岗定薪、合同管理”的原则。已制定年度人才引进计划3人,一个研究团队,通过各种途径向国内外公开招聘。
3)兰州理工大学、金川公司公司及其它协同创新单位进中心开展科研工作的人员,在享受其原单位的工资薪酬及各种福利同时,协同创新中心根据工作情况,负责发放津贴及奖金。
在协同中心中工作期间,原单位保留其工作关系、工作岗位和相关待遇。
表1 协同中心固定科研人员名单
姓名
|
年龄
|
职称
|
学历
|
备注
|
夏天东
|
48
|
教授、博导
|
博士
|
主任
|
丁雨田
|
51
|
教授、博导
|
博士
|
副主任、院长
|
赵祥麟
|
56
|
正高工
|
本科
|
副主任
|
杨 艳
|
45
|
正高工
|
本科
|
副院长
|
张 东
|
44
|
正高工
|
本科
|
副院长
|
徐仰涛
|
35
|
副教授
|
博士
|
副院长
|
王希靖
|
57
|
教授、博导
|
硕士
|
|
王晓军
|
43
|
副教授
|
博士
|
|
李亚敏
|
40
|
副教授
|
博士
|
|
郭廷彪
|
40
|
副教授
|
博士
|
|
刘德学
|
34
|
副教授
|
博士
|
|
贾 志
|
28
|
副教授
|
博士
|
|
丁万武
|
34
|
, ,,
讲师
|
硕士
|
|
(三)健全人才协同培养模式
建立学校和企业的联合培养机制,形成一个由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人才连续培养体系,密切结合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提高研究生的获取知识能力、分析设计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高质量人才。
(1)协同创新中心已组织开展高水平科研、教学、课题研究等研究生培养相关工作。
(2)协同创新中心依托兰州理工大学金川研究院设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基地享受兰州理工大学二级学院的有关研究生招生、培养政策,研究生导师由中心研究人员、流动工作人员和联盟单位科技工作者担任和双导师制相结合的培养机制。
(3)双方单位相关教学科研资源及实验室等资源面向所有成员开放和共享。
四、服务社会效益分析
通过协同创新,解决我国镍钴金属加工和资源高效利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形成系统的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满足国内在石油天然气输运和炼化、航空涡轮发动机叶片、核电装备、高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等重大工程的需求;形成战略性新型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延伸产业链,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形成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提升我国镍钴金属材料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和行业综合竞争力。
五.拟开展的重点工作
(1)协同创新管理体制,实行实体运行模式。逐步建立独立法人实体,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建立团队带头人的项目负责制。建立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兰州理工大学金川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兰州理工大学金川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为契机,探索行之有效的协同创新管理体制。
(2)协同共建研究平台,创新资源共享机制。按照“总体规划、分别建设、资源共享”原则,整合资源,联合建设镍钴金属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建立研究开发与小试平台,建立孵化及产业化示范基地。中心在金昌市依托兰州理工大学金川研究院重点从事应用开发研究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的协同攻关,在学校内部重点从事镍钴金属及其合金的基础理论及行业关键技术研究。以“兰州理工大学金川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为契机,探索行之有效的协同创新平台。
(3)协同积聚研究团队,创新聘用考核机制。中心研究人员分为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两类,实行“公开招聘、能进能出、以岗定薪、合同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逐步探讨实行重点研究方向负责人、团队考评机制,增强团队意识和团队作战能力。由中心与重点研究方向负责人、重点研究方向负责人与团队签订任务书,按业绩逐级整体考核,兑现年薪及奖金。使得中心主任——重点研究方向负责人——团队三者责、权、利明确,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创新群体。
(4)协同确定产品开发和技术攻关项目,创新成果评价机制。建立研究开发基金,改革经费投入方式。协同创新中心研发工作以金川公司和镍钴金属新材料行业发展科技需求为导向,以科研创新团队组建为核心开展协同攻关,在行业核心共性关键性技术上取得突破,形成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
目前,已启动“白铜铸锭洁净化及全流程工艺品质提升研究”、“镍钴加工关键进口设备电液系统保障平台建设”、“镍及镍合金管纵缝焊接设备及关键技术研究”和“高温耐蚀镍基合金型材挤压关键技术研究”四个研究项目,逐渐开展和加快中心牵头单位兰州理工大学和金川集团有限公司之间的深度融合。
(5)协同开展国际合作。与德国、瑞典等国家金属及其加工、模拟与仿真的知名研究机构、大学开展实质性科技和人才培养合作,将我国镍钴产品开发和应用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