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小刚教授作报告

赵小刚教授与文学院教师交流

赵小刚教授与文学院教师合影
2016年7月12日,西北大学赵小刚教授应邀在崇文馆作题为“成语并非一成不变”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文学院院长杨晓霭教授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参加。
赵教授在报告中,阐述了成语的定义及其特点,通过成语运用情况总结了其在形、音、义的结构等方面的变化,探讨了成语意义变化与成语误用的纠葛,进一步说明成语误用至认可的外因和内因。赵教授指,出不少人受成语“成”的影响,忽略了语言演变的事实,忽略了语言自我规范、自我淘汰、自我创新的特点。他建议,在教学工作中,对成语的运用以“正确应用,适当引导,不可阻拦”的理念去对待。在交流环节,赵小刚教授在回答提问的同时,就文学院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建议。(文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段颖供稿)
赵小刚,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汉语言文字学。兼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文字学会理事、陕西省语言学会副会长,为陕西理工大学“汉江学者”特聘教授,西安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语文》《语言研究》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出版有《说文解字与古代文化》《汉字学论略》《甘青宁三省区农村汉语言文字应用问题的调查与研究》等学术专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陕西省社科规划项目多项,多次获甘肃省、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