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上午,由人工智能学会模式识别专委会(CAAI-PR)主办,我校承办的第三期“CAAI模式识别专家讲坛”在兰州举行。本次论坛活动在我校逸夫科技馆进行了模式识别学科前沿的报告交流。学校副校长曹洁致开幕词,电信学院院长张爱华主持活动。共有来自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机器学习领域专业人士、研究生及其他兴趣爱好者等300余人参加了活动。

副校长曹洁教授致开幕词

本次讲坛专家与我校部分教师合影
此次专家讲坛特别邀请到了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薛建儒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过敏意教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季向阳教授,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胡斌教授分别做了模式识别前沿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薛建儒教授作学术报告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季向阳教授做学术报告
薛建儒教授以“智能车视觉主导的场景理解集成框架”为题,简要介绍机器视觉与人工智能在智能车上的最新进展,在无人驾驶实验平台结合实践介绍以视觉为主导,融合多种信息跨模态跨尺度配准框架的研究成果。季向阳教授在“计算摄像与图像处理”为题中主要介绍了,计算摄像领域的国际前沿发展,飞秒)成像、超高(十亿)像素成像、场景重建与深度获取等,各项前沿成像研究工作在智能识别技术所取得的重大突破。在报告的后半场,过敏意教授以“城市大数据的协同计算”为题,讲述了城市大数据由信息空间、物理世界和人类社会三元空间产生的海量数据为研究方向,介绍如何关联数据,并创建一套以数据三元化、认知群智化、计算层次化为特征的新型城市大数据计算理论和方法,这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胡斌教授则以“认知问题的可计算方法研究”为题中提出精神疾病的预测和诊断,他以融合信息技术、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最新进展,提出了一个普适的、有效的解决心理疾病的预测和诊断的方法,这为人类精神健康护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胡斌教授做学术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过敏意教授做学术报告

会场积极互动

模式识别专委会秘书长张兆翔研究员总结讲话
在整个讲坛过程中各位专家向大家展示了其所研究方向的重要突破与实践,如智能车自主或半自主行驶演示,瞬态(飞秒)成像与超高(十亿)像素成像演示,城市大数据发掘和应用演示,脑电磁场重建与预测以及诊断精神疾病等实践视频演示,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了模式识别技术的魅力和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本次活动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模式识别专委会委托我校承办。通过探讨智能感知无人驾驶、计算摄像与图像处理、城市大数据的协同计算以及认知问题的可计算方法研究等相关问题,交流国内、外模式识别领域发展情况,为全国模式识别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生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机会,以便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中模式识别学科的发展,不仅将有力地推动全国、尤其是甘肃省的模式识别领域的发展,也必将推动我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电信学院 供稿)